-
“不用坐一天火车,医生在手机上等你。”
这句话把黑河那位肾炎患者24小时的颠簸直接归零。
医生把诊室搬进今日的“Ta的服务”,让患者填肌酐、尿蛋白、滤过率、水肿,一天内回话。
动作拆解:填数据=上传病历,医生整理=远程初筛,回复=给出下一步。
这么做省掉路费、住宿、排队,也省掉医院拥堵。
医生要的是把碎片时间换成批量答疑,患者要的是少跑路、早安心。
平台要的是流量和粘性,三方各取所需。
可数据真准吗?
指标填错、症状漏写,医生隔着屏幕会不会误判?
远程只能指路,不能救命,真要穿刺、血透还得线下。
黑河到北京的火车没停运,只是多了一条网线。
你把化验单拍照上传前,敢不敢先问问自己:屏幕那头的建议,真敢全信吗?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