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“没空细看”的黑河:一场对风景的“快闪式”背叛。
作者凌晨7点40就滚出酒店,盯着600公里路,却只用一句“来不及”就丢下一座城。
五大连池第三池被阴天下架,药泉山成了打卡扫码点,团队连膝盖都懒得弯。
这些动作指向同一个账本:时间成本被压缩到极限,行程单才是甲方,风景只是乙方。
作者之所以拍窗、写日志、喝双份咖啡,是要用记录抵消“看不见”,用自律对抗“走马观花”。
可惜,当行程表把夜晚锁进大巴,日记再厚也贴不回错过的江畔夜市和风凉早市。
真正的损失不在少玩两处景点,而在于把旅行做成快递签收。
黑河被跳过,东极被犹豫,下一站或许又复制同一份“到此一游”。
如果跟团注定跑表,那自由行的门槛就该提前算进预算。
换作你,是继续跟着车轮跑,还是狠下心买张返程票,自己留一晚?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