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今年上半年中俄跨国婚姻登记冲3.2万对,黑河婚姻登记处的队伍从门口排到街角,婚介所老板拿着号笔手都抖——“忙到饭都顾不上吃”。
可哈尔滨张大哥娶了俄罗斯媳妇娜佳,却愁得直挠头:“她煮土豆就撒点黑胡椒,我说‘趁热吃’,她瞪着眼问我骂谁呢?现在家里全靠8岁女儿当‘翻译官’,连吵架都得等孩子放学。”
26岁的索尼娅从赤塔来满洲里领证时,行李箱里塞满了家乡的面包——“在那边买个黑列巴要300卢布,比去年涨了3倍,我当收银员月薪才2800卢布,房租就占2000,不出来真活不下去。”俄联邦统计局今年2月数据显示,25-34岁女性里,41%坦言“每月工资刚够吃饭”,失业率比男性高出4.5个百分点。
这边中国边境城市倒是热得很:黑河签证3天就能到手,哈尔滨跨境电商招俄语客服,月薪6000起还包吃住,晚上10点逛街,大妈脖子上的金镯子晃得人眼晕。
“有人说‘这是拿婚姻换活路,能理解’,也有人觉得‘文化差异得磨合,别光看表面好’。”黑龙江社科院王研究员看得明白:“年轻人用脚投票,说到底是日子要过下去。”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