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楚天都市报7月28日讯(记者潘锡珩 通讯员潘庆芳 叶启合 实习生彭程程 郝如卓)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素有“八百里金南漳”“八山半水分半田”之说。群山耸立之中,25公里的花朝公路路域环境优美、公路服务便捷。记者从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,这条路不仅成为一条刷爆朋友圈的“网红路”,还带动了沿线脱贫产业的发展,成为脱贫攻坚的“希望路”。
路好景美客自来
从南漳县城出发,车辆右拐沿着山势蜿蜒前行。两车道的沥青公路干净整洁,靠山一侧城垛式护墙里百日菊等鲜艳绽放,外侧是绿色防护钢护栏和红叶石楠、塔柏。几分钟,车辆就停在“网红路”——肖堰镇花(庄)至薛坪镇朝(阳)公路花庄水库驿站。
南漳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副局长江波说,2018年改扩建的花朝公路,全长25公里,连通2个镇、6个村,沿线有1.1万人,建有花庄水库、雷家坡驿站和4个车辆停靠点。
“路修的好,路两边景色也好,还建有休闲亭等,我经常带家人来玩。”带着家人观光的南漳县居民梁定华说道。他上三年级的女儿开心地说:“这里花多漂亮,像公园一样美”。
顺着山梁因势而建的花庄水库驿站,亭台勾连,花草点缀,“四好农村路”和养护信息公开栏、停车场、观景台、交通厕所等一应俱全。
山上建厕所,用水如何保证?带着疑问,记者走进交通厕所,没有异味,有水冲洗。对此,南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庆华告诉记者:“建驿站时我们考虑到了供水,交通厕所顶部是一个大蓄水池,对雨水再利用。如缺水随时安排洒水车送水。”
而花庄水库驿站最具特色的是建有“奋斗塔”,还有“红色教育基地”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大字和巨幅党旗,这里也是交通红色教育基地。南漳县交通运输局还结合当地革命历史,设计、修建了荆山农民暴动浮雕,无声讲述那段难忘的岁月。
来此参加主题党日的南漳县纪委监委派出第一纪检组组长陶平涛说:“交通部门因地制宜,把红色教育与公路建设、休闲驿站有机结合,既有看头,又让人看后有思考有警醒。”
除了红色旅游,襄阳、南漳及周边地区不少自驾游、帐篷游、探险游的驴友经常来“打卡”。南漳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局长郑生强说,节假日到花庄水库驿站的客人多达千人,拍照、发抖音的人不少,网红路名气更大。
“我们秉承生态公路建设理念,变旅游公路为公路旅游。优美的路域环境,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,方便了沿线村民生产生活、出行出游,实现了车在山中行、人在画中游、景在身边走,既给游客美的享受,又提升了交通公路部门的形象,还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。”张庆华说。
路畅兴业助脱贫
扶贫先修路,修的是路,连的是山区群众的心。张庆华说,大山深处的花朝公路,不仅是生态路、旅游路、网红路,还带动了沿线脱贫产业的发展,成为脱贫攻坚的希望路、产业发展的致富路、小康生活的幸福路。
“以前山里全部是泥巴路,连亲戚都不来我家,羊也卖不起价。现在路修好了亲戚来了,羊也涨价了,400多只羊加上茶叶、香菇等,去年收入30多万元。”正在路边放羊的薛坪镇黑河村二组村民章兴国说。
花朝公路,不仅带来了人气,还带来了财气。建在路边的南漳欣正茶业有限公司,结合黑河村的地理优势,打造茶园生产和旅游观光“三产”融合基地,帮扶贫困户20多户,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,带动农家乐13户,村民人均增收8000元,每年还为村集体增收10万多元。
路边的薛坪镇孙家湾村,曾是省级深度贫困村。“以前不通路,很多村民都搬走了。现在路修好了,搬走的村民闹着要回来。”党支部书记吴顺红说,村里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年盈利5万元,50千瓦光伏发电站年收益不低于2万元等。
农产品怎么销?南漳县文旅局驻村书记陈发忠说,“哪还愁销?路好了,一切都便利。有几家的猪子还是半槽子,就有人下了定钱,好路带来了订单养殖,村民都靠路发财。”
花朝公路改扩建后,沿线6个村大力发展木耳、香菇、养殖、种植等扶贫产业,其中茶叶产业有1.5万多亩,直接带动沿线群众6000余人脱贫致富,6个村已整体脱贫出列。
“花朝公路是南漳300多公里美丽农村路的一个缩影。”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南漳县委书记王鹏说,“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,巩固创建成果,把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、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,让山区群众的致富路、发展路、幸福路,拓宽延伸、通行畅达,逐渐演绎成触手可及的小康生活。”
车行花朝公路,阳光洒满绿水青山,泛起金灿灿的希望,一幅“车行花朝心情好,路成景点众人笑。便捷出行助脱贫,花朝路上有高招”的美丽新画卷,就像一曲交响乐,高潮迭起,绵远悠长……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