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录生活的范哥哥
大量俄罗斯人涌入黑河,大厅挤满俄罗斯人!问题来了:俄罗斯人来中国最喜欢干什么?
黑河口岸恢复开放后,很多俄罗斯人从对岸布拉戈维申斯克坐船过来。
早市成了他们活动最频繁的地方之一。
摊位前有人排队买油条、豆浆、包子。
有些摊贩挂起了中俄双语牌子,说话夹杂着简单俄语。
买完早点,俄罗斯人拎着袋子边走边吃。
有人站在摊前吃,有人边吃边往市场深处逛。
他们在菜摊前挑辣白菜、酸黄瓜,也买新鲜果蔬。
除了吃饭,黑河的医院也成了他们的常去地。
不少人专门过来做牙齿修复。
黑河的全瓷牙修复价格远低于俄罗斯本地。
从布拉戈维申斯克过来,看完牙三天就能走。
比起当地动辄上万元人民币的修复费用,黑河诊所划算得多。
还有人来做针灸、拔罐、推拿。
黑河中医医院大厅里挂着俄语标识。
中医大夫给俄罗斯人按摩肩膀、腰背。
不少人做完说轻松了,疼痛缓解了。
医院里开出的中药方子,也被俄罗斯患者按要求抓走。
除了看病,购物成了另一大主题。
不少俄罗斯人提前网购商品,地址填黑河的快递点。
人到了黑河,再统一来取货。
快递点里经常一连叫出几个俄语名字。
他们买的商品五花八门。
有暖宝宝、电热桌垫,也有辣条、果冻、速食米粉。
到了购物节期间,像双十一,快递点堆得满满当当。
他们也逛商场,买生活用品、衣服、厨房用具。
一些人带着清单,一一比价后再买。
生鲜超市里,俄语广播循环播放,提示活动价商品。
收银台贴着“可用卢布结算”。
黑河不少超市和商家已习惯使用中俄两种标价。
吃饭方面也有讲究。
很多饭馆菜单加了俄语。
口味上也做了调整。
少放辣椒,多做焖菜、煮菜。
有的店里专设俄罗斯人座位区,方便交流。
他们爱点红烧狍子、东北炖菜、土豆饼。
有的饭店专做俄罗斯游客生意,老板已经会用简单俄语招呼。
旅游也没缺席。
有人来坐江面渡船,看两岸风景。
也有人到五大连池泡温泉、住疗养院。
还有人走林场、看雾凇、拍黑龙江岸边的落日。
一些俄罗斯家庭每年都来两三次,旅馆老板都记得面孔。
通关方式也方便。
有的人坐船,有的坐跨境班车。
在口岸大厅里,经常能见到排队出入境的俄罗斯人。
团体游客戴着统一胸牌,跟着导游走进检验通道。
签证手续简化后,俄罗斯团队游客不需要个人办签证。
来得更快、更多。
黑河成了他们眼中的“中国后院”。
有人从黑河买完东西,再运回布市卖。
有人来黑河专修牙齿,顺便带点东西回家。
还有人纯粹为了吃一碗中国包子,再回去。
不少俄罗斯人已经形成习惯。
隔几天来一趟,吃饭、看病、买货、寄快递,一条龙安排。
他们来得频繁,黑河服务配套也越来越顺。
有人说,黑河就像个双语生活区。
来一次,像逛个熟市场。
走一圈,什么都有。
参考信息:
中医服务“圈粉”俄罗斯人 · 新华网 · 2025‑03‑31
